
11月3日下午,湖南省民俗摄影协会组织的“湘西南摄影创作团”走进中方县开展摄影采风创作,县文联、县摄影家协会、县文化馆与创作团队就如何挖掘和传承好民俗文化助力文旅发展问题进行了座谈和交流。
《竹艺---中方斗笠》 杨忠生摄
《巧手》 杨忠生摄
采风团一行共12位摄影家风尘仆仆,首先来到中方斗笠非遗传承人曾庆德家中,满院的斗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80岁的曾庆德老人正在屋内刮篾,中方斗笠属纯手工制品,用竹篾经纬交织,工序繁多,刮篾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只见老人将细篾在右手大拇指与刮刀间来回拉抽,直到篾片细如丝线、光洁如绸。摄影家们纷纷拿起“长枪短炮”,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捕捉一个个精彩的画面,纪录非遗之美。
《竹艺---中方斗笠》 杨忠生摄
蒲和平摄
蒲和平摄
盛利民摄
盛利民摄
天马摄
杨忠生摄
随后,采风团一行来到荆坪古村,在景区讲解员的引导下,摄影家们兴致勃勃的参观了潘氏祠堂、古树、古井、古巷、古驿道等古文化遗迹。在潘氏祠堂戏台前,大家驻足观看了民间业余剧团表演的辰河高腔《穆桂英挂帅》,在乾隆皇帝音律启蒙老师潘仕权故居领略到了荆坪古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的人文风光与民俗风情为摄影家们提供了绝佳的创作素材,大家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摄影技巧,沉浸式感受古村古院落的独特魅力。
《古村一角》 杨忠生摄
《屋角蓝天》杨忠生摄
《古井农家》 杨崇德摄
《古驿道》 杨崇德摄
《节孝坊》 杨荣欢摄
蒲和平摄
蒲和平摄
杨富有摄
通过这次采风创作活动和后期作品分享展示活动,将向外界更好地宣传推介中方县的人文历史与民俗特色,扩大中方县非遗斗笠和荆坪古村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为传承悠久的非遗、历史文化添砖加瓦,为打造荆坪古村4A级景区增光添彩。
责编:谢姝妍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习言道|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7月7日—7月13日)
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
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
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学而时习之|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